巨头纷纷加码中国这一领域材料类似光伏、锂电行业再现
来源:ACRYREX® PMMA 发布时间:2025-04-20 02:08:50
在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中寻找相对的确定性方向是当下市场的主旋律,其中氢能产业就是这里面的典型。2020年国家燃料电池车示范城市群的启动打响了国内的“氢能热”,而俄乌冲突等事件更是掀起了全球的氢能热潮。目前市场虽然有所波动,但氢能长期的确定性已是市场共识,而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一轮示范期后,全球氢能市场出现了小的转折点,尤其是在材料层面,而投资中国氢能已逐步成为“相对确定性”方向。
【DT新材料】获悉,近日多家国内外细分龙头出现了氢能有关产品的市场变动,其中主要涉及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及其材料、阴离子交换膜和SOFC,而这与当前全球氢能市场情况息息相关。企业相关情况如下所示:
2月28日,赢创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公司正在德国马尔建设一套试点生产设施,用来生产赢创研发的创新型高性能AEM阴离子交换膜DURAION®。DURAION®阴离子交换膜是AEM电解水设备的核心组件,有助于实现具有成本竞争力的绿色氢气生产。该项目投资规模约合人民币近一亿元,计划于2025年底投产。全面投产后,该设施每年生产的阴离子交换膜足以满足2.5GW制氢电解槽需求。此外,该设施还能生产增强膜。而根据小编了解,中国是赢创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2月18日,全球新材料巨头科慕公司发布了第四季度和全年财务业绩,财报中显示,科慕决定对其欧洲先进性能材料 (APM,供应含氟聚合物、氟橡胶、薄膜和分散体等产品) 业务的资产足迹进行战略审查,并已减记了部分APM资产,并长期搁置之前宣布的在Villers St Paul扩大Nafion品牌离子交换材料的产能计划。
近日,全世界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表示博世正重新规划在固定式氢能技术方面的业务活动与投资布局。鉴于此,博世将终止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SOFC)的分散式能源供应系统的工业化及系列开发相关活动。不过,博世会在企业研究范畴内,继续开展固体氧化物技术的研究工作。博世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业务方面约有 550 名员工,大多分布在德国。
近日,山东东岳氢能300万平米/年全氟质子膜及配套化学品项目环评报告公示。公告指出,公司拟在现有项目基础上,新建年产300万m2/a全氟质子膜(包括200万m2/a液流电池膜、50万m2/a燃料电池膜、50万m2/a水电解制氢膜)、1000t/a全氟磺酸树脂粉末。项目预计2028年2月建成投产。
从以上的项目情况去看,似乎涉及的产品和企业较多,且还广泛来自国内外市场,但事实上相互之间或存在关联性,或核心原因相同。
国内外氢能市场预期有所分化。与电网的建设相似,中国除了在诸如输氢管道等氢能基础设施投资上存在制度优势,中国对于氢能的政策是延续性的,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体制下,政策延续性较差,美国就是这里面的典型。而欧洲事实上也相似,近年来欧洲保守派的崛起对于新能源的发展不利。国外反复的政策使得国内外氢能市场预计分化,叠加当前氢能产业的发展进度和高成本等原因,企业针对性收缩并不意外。
那为何赢创又选择在德国新建阴离子交换膜产能呢?事实上,赢创的扩建和科慕的项目搁置存在相似的原因——国内外应用研发进展情况。
目前全球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以下简称“AEM”)应用市场都处于相对早期阶段,应用相对都较少,但国内相对于国外在隔膜及隔膜基材方面的研发相对落后。国内AEM的火热主要起于2024年,且国内AEM产品处于早期验证阶段,目前国外的成品隔膜在国内有不错的市场预期。
而质子交换膜则显著不同。一方面,近几年国内以科慕Nafion为代表的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在国内得到了大量的示范验证,目前国内燃料电池已确定进入了核心质子膜和碳纸的国产化进程中,以逐步推动燃料电池降本。这也正是山东东岳氢能等企业扩产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质子交换膜路线的高温化是全球共识,当前市场主要的Nafion产品由于相比来说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得燃料电池和电解槽处于相对低温的工况下运行,目前国家政策也在引导氢能用全氟磺酸产品往相对高的温度发展。在国外氢能产业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国内市场国产化加速和中高温发展的新趋势下,科慕也暂时选择了搁置Nafion隔膜的扩张计划。
这里就必须提到由索尔维分拆出来的世索科,其全氟磺酸产品特殊的结构使得其玻璃化转变温度较市场主流的Nafion高出了30-40度,并且电化学性能更加优异。世索科正是瞄准了中国市场机会,投资四十多亿在上海建设了研发服务基地,其中氢能便是重点方向,当然世索科的氢能产品不只是全氟磺酸。
而博世终止SOFC项目的整体原因也相似。虽然国外在SOFC上领先国内,但依然存在面临高成本和高运行温度下的寿命问题,国内更是处于早期阶段。据DT数据库显示,2024年度全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市场总和还不到1MW,且国内各大科研机构孵化了大量的企业,其中较为典型的便是氢邦科技。市场进度相对缓慢且需不断研发投入使得博世决定终止SOFC业务。
截至目前,中国加氢站保有量、电解槽装机量位居全球第一,燃料电池车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二(与第一的韩国已相差不大),中国已是全球氢能产业的领头羊。过去锂电和光伏行业早期,国内技术和应用同样落后,但目前中国在这些领域已遥遥领先。而氢能大概率也将如此,电解槽等产品也有望成为下一架出口“马车”。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剧本文娱‘1+1’安全形式”获2024年度全市安全出产和防灾减灾作业优异典型事例